別用奇葩校規(guī)帶偏學校教育導向
2020-09-07 09:51:16??來源: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: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|
分享到:
|
開學伊始,,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學一份“22條班規(guī)”在網(wǎng)上引發(fā)熱議。輿情發(fā)酵后,,洪都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,,這一班規(guī)確實“過分了”,,已責令相關教師進行整改,,不符合教育理念的班規(guī)要刪除。 細讀這些班規(guī),,相信很多人會心驚肉跳,,“全體學生在任何時候、任何場合不得與老師,、家長對抗或頂嘴”“遲到一分鐘就算遲到”“班級所有男生不得在操場進行球類運動”“我們欣賞帶病堅持上課的孩子”“嚴禁與外班同學接觸,、打招呼、聊天,、借書,、暢談人生、一起回家”……這些否定句,,就像一條條粗糲的繩索,粗暴擠壓學生們的生活空間,、心理空間,,身前身后皆是紅線,上下左右均為禁忌,,實在是令人不寒而栗,。這其實已經(jīng)不是什么嚴不嚴、愛不愛的問題,,而是對學生人身權(quán)利的肆意侵犯,。 對此,學校方面說,,那些不符合教育理念的班規(guī)要刪除,,細數(shù)之下,22條班規(guī)基本上沒有哪一條符合教育理念,。除去上邊列舉的那些奇葩規(guī)定,,其他如“不論在家還是公共場所,嚴禁用網(wǎng)絡,,不能用微信,、QQ聊天,,也不能在網(wǎng)上學習”“嚴禁同班同學在課間聊人生”“鼓勵同學互相檢舉揭發(fā)”等,同樣散發(fā)著愚昧,、霸道,,甚至是陳腐的氣息。這是要把學生完全拒之于信息時代之外嗎?聊聊人生不正是青春期的理想和朝氣嗎?同學相互檢舉揭發(fā),,這是什么教育導向? 教育當然應該有仁愛,、有求真、有砥礪,、有尊重,。師者與學生之間,并不存在高下尊卑,、權(quán)力役使的關系,,而應該是教學相長,相互愛敬,。一味強調(diào)順從,,即便老師和家長有不對的地方,也強調(diào)“默默忍受”,,這算什么教育理念?同學之間,,更是從小一起成長的伙伴,也是一個孩子社會化重要的一環(huán),,一個班主任得多“固執(zhí)”才會想著把孩子們隔離成一個一個封閉的孤島?說到底,,這仍是一種權(quán)力的規(guī)訓,目標仍是希望學生成為馴服的工具,,而非愛智的本體,。 可見,“最嚴班規(guī)”的背后,,折射的是扭曲的教育觀念,,其核心要義就是強調(diào)服從、強調(diào)約束,、強調(diào)權(quán)威,。這些年來,媒體屢屢爆出各地很多奇葩班規(guī),、校規(guī),,而奇葩班規(guī)、校規(guī)非但沒有消失,,反而愈演愈烈,,根源正在于這種強調(diào)控制而非尊重學生的教育訴求并未絕跡。 師生之間的關系很難處理嗎?未必,,即便是如洪都中學這樣處于城鄉(xiāng)接合部的學校,,學生也未必像老師說的那樣難管,。一個“管”字,既是問題的癥結(jié),,也是解扣的關鍵,。是多一些尊重、理解,、愛護,,還是去管教、恐嚇?結(jié)果不言自明,。學校教育當然需要嚴明紀律,,但這里的“嚴”,一定要建立在“愛”的基礎上,,且不得隨意剝奪學生權(quán)益,,不得肆意侵占學生私人空間,更不能以“為你好”的名義把學生捆得死死的,。舉凡成功的教育案例,,均是寬嚴相濟、教學相長的典范,。棍棒之下,,或許會出來一些亮眼的成績,但就學生人格養(yǎng)成而言,,仍屬失敗,。 當然,也不排除這是疫情形勢下學校教育管理趨嚴的原因,,但階段性的應急之舉,,不該成為常態(tài)性的班規(guī)、校規(guī),,更不能把“減少直接接觸”泛化為硬性規(guī)定。說到底,,僅僅修改“最嚴班規(guī)”還遠遠不夠,,根本還是要矯正教育理念,變“約束”為“尊重”,,變“嚴厲”為“愛護”,,變“管制型”為“治理型”。只有治理得當,,寬嚴適度,,進退合理,才能辦好教育的事情,。(胡印斌) |
相關閱讀: